9月2日,記者走進南朗街道龍穴村,現場看到錯落分布的農房正悄然換上了“新妝”:斑駁墻面重煥潔凈底色,原本略顯陳舊的村落,正以清爽整潔的新面貌迎接村民與游客。據悉,翠亨新區聯合中鐵十二局華南公司,對45棟建筑外立面翻新,同時新增2座村入口標識塔,全面改善人居環境和鄉村風貌,為鄉村后續發展注入新動能。
45處“微改造”保留文化底蘊賦能旅游
龍穴村位于南朗街道東部,現有戶籍人口1300余人,房屋多為90年代修建的老房屋,多年未進行修繕,村子整體風貌較為破舊。

“不搞大拆大建,只進行微改造,盡可能減少對群眾生活的影響。”在啟動“微改造”工程前,龍穴村村委與中鐵十二局華南公司項目團隊達成一致意見。
“微改造”聚焦龍穴路一帶農房及周邊環境,項目團隊主動與村民深入溝通,充分聽取大家對改造的意見和訴求,讓村民參與到改造方案的完善中。此次改造旨在提升鄉村“顏值”,展現新風貌,不斷提升村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據了解,龍穴村具有深厚的新石器時代文物底蘊,這為項目改造注入了獨特文化內涵。施工中,項目團隊特意保留與文物遺址風貌協調的建筑元素,在保護原有歷史印記的基礎上,讓翻新的農房既符合現代審美,又呼應古村落的歷史韻味。“這一做法不僅守護了鄉村的文化根基,更為發展鄉村旅游、壯大村集體經濟增添了新動力,讓龍穴村在煥新中延續歷史文脈。”項目負責人說。
階段性成果“一村一策”新風貌
在施工現場,記者看到,項目團隊實行封閉式作業,規范設置圍擋與施工銘牌,確保材料堆放有序,配備專業車輛沖洗設施嚴控帶泥上路,做到建筑垃圾日產日清;同時堅守綠色環保底線,通過噴淋、覆蓋等措施強化揚塵防治,嚴格管控施工噪聲。

項目負責人透露,“微改造”工程已迎來階段性成果:累計完成27個改造節點施工,7處農房墻體經過徹底清洗、破損修復,告別污漬與裂痕,恢復了整潔原貌;19處農房外立面完成真石漆噴涂,不僅提升了建筑的耐久性,更讓農房外觀顯得質感十足,村落整體風貌得到顯著改善,村民的居住體驗也隨之提升。
“以前墻面發黑脫落,現在像穿了‘新衣裳’,下雨天再也不擔心滲水了。”村民陳伯站在自家煥然一新的宅院前感慨道。
龍穴村農房風貌改造項目是“百千萬工程”的生動實踐,也是共建共享美麗鄉村的縮影。隨著農房“顏值”與居住品質的雙提升,龍穴村正朝著“生態宜居、鄉風和美”的鄉村振興目標穩步邁進,一幅“房美、村凈、人和”的田園畫卷正徐徐展開。
記者 何騰江 通訊員 同海博 廖榮
◆編輯:吳玉珍◆二審:鄭沛鋒◆三審:周亞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