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碼粵港澳
數說大灣區
本期的關鍵數是——3萬名
每天大約有三萬名跨境學童往返深港、珠澳口岸
所謂跨境學童
就是居住在內地、但到港澳上學的孩子
他們每天清晨背起書包
從家門出發
跨過邊境去上課
傍晚再返回
隨著新學年的到來
每個上學日的清晨
在短短一兩個小時里
就有數以萬計的孩子通過各大口岸
這不僅意味著教育選擇的多元化
也意味著龐大的通關需求和對服務效率的考驗
以深圳為例
福田口岸每天通關的學童人數最多
超過四千名
羅湖口岸大概有三千人
皇崗也有三千人左右
為了讓孩子們順利過關
深圳口岸部門與香港保持實時信息共享
提前調配力量
設立專屬通道和集中等候區
把學童和普通旅客分流
還推出了“護苗計劃”
把安全課堂和禁毒教育搬到口岸現場
讓孩子們在通關時也能收獲一份守護
在珠澳
創新舉措同樣亮眼
橫琴口岸上線“免下車”模式
跨境專車駛入專道
全程查驗只需四分鐘
比過去快了近半個小時
青茂口岸開足學童通道
高峰時段依舊忙而不亂
灣仔口岸則增設掃碼自助機和彈性通道
通關速度提升了近三成
從深圳到香港
從橫琴到澳門
三萬名學童的每日跨境之路
不只是奔向課堂的腳步
更是灣區融合的真實注腳
那些通道
不只是過關的通路
更是連結夢想與守護未來的橋梁
學童的書包里裝著的也不只是課本
還有這片土地的共同未來
◆編輯:吳玉珍◆二審:張耀文◆三審:周亞平
責任編輯:吳玉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