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相信,做完這么大的手術,我竟然能自己走出手術室!”近日,39歲的患者李先生(化名)在中山市中醫院骨關節科做了髖關節置換術,并在術后半小時全麻蘇醒后獨立步行走出手術室,創造了髖關節置換術后康復的新紀錄。這標志著市中醫院骨關節外科與麻醉科的診療水平實現了新突破。
李先生因股骨頭壞死導致髖關節疼痛到市中醫院求診,醫院關節科林志炯主任團隊、麻醉科彭學強主任團隊合力為他實施了國際先進的直接前方入路(DAA)微創髖關節置換技術,手術中李先生無需留置尿管和引流管,并于次日順利出院,總住院時間僅兩天。此次微創手術的成功,不僅解決了李先生的病痛,也讓他重拾了生活的信心。
據介紹,傳統髖關節置換手術需切斷部分肌肉,術后需嚴格避免屈髖深蹲內旋等動作,康復較緩慢。而DAA技術從肌肉天然間隙進入,有效規避了肌肉損傷,實現了真正的微創。這不僅大幅減輕了術后疼痛,更使患者獲得了術后即刻下床活動的“資本”。“手術切口僅8厘米,出血不足100毫升,實現了精準化、微創化操作。”主刀醫生林志炯介紹。
在李先生的手術中,市中醫院麻醉團隊采用多模式鎮痛方案,結合超聲引導下神經阻滯技術,實現了“術中無痛、術后早醒”的目標。李先生未插尿管,減少了不適感和尿路感染風險;術中用藥精準控制,使他在術畢迅速蘇醒,為術后即刻康復奠定了基礎。
記者了解到,為讓李先生快速恢復健康,市中醫院為其提供了優質服務。“從術前教育、營養支持,到術中保溫、液體管理,再到術后早期進食、多模式鎮痛和功能鍛煉,加速康復外科(ERAS)理念貫穿始終。”市中醫院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手術的成功開展,體現了市中醫院骨科微創技術、麻醉技術與快速康復理念的多學科協作(MDT)優勢,彰顯了中山市中醫院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
記者 林燕英 通訊員 黃琳 蒲興澳
◆編輯:吳玉珍◆二審:張耀文◆三審:周亞平